第二章:
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長短相校,高下相傾,音聲相和,前後相隨。
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,夫為弗居,是以不去。
第四章:
挫其銳,解其紛,和其光,同其塵。
第六章:
綿綿若存,用之不勤。
第八章:
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
第十章:
專氣致柔能嬰兒乎?滌除玄覽能無疵乎?
第十六章:
致虛極,守靜篤。
第二十二章:
曲則全,枉則直,窪則盈,敝則新,少則得,多則惑。
第二十八章:
復歸於樸。樸散則為器。
第三十六章:
柔弱勝剛強,魚不可脫於淵。
第三十七章:
道常無為而無不為。
第四十章:
反者,道之動;弱者,道之用。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
第四十一章:
明道若昧,大白若辱,大方無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,道隱無名。
第四十五章:
大成若缺,大盈若沖,大直若屈,大巧若茁。
第四十三章:
天下之至柔,馳騁天下之至堅,無有入無間,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。
第五十七章:
以正治國,以奇用兵,以無事取天下。
第五十八章:
其政悶悶,其民淳淳,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,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。
第六十七章:
道家三寶:「慈、儉、不敢為天下先」。慈故能勇;儉故能廣;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。功成、名遂、身退;天之道。
第七十六章:
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堅強。故堅強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
第七十八章:
天下莫柔弱於水,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。弱之勝強柔之勝剛;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